产品搜索:

  
   深圳手绘壁画工程  热线电话:136327669
一幅起批 欢迎合作   
营业时间
打造各种壁画设计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深圳市文博烨油画有限公司          
 
精英合作联盟
星期一到星期日
上午:9:30 下午:8:30
   仿真油画加工厂     深圳市文博烨油画有限公司
  
文博烨产业联盟
诚信供应商
大芬油画网--国际品牌
公司管理销售部
吴先生总监:136327669
在线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深圳(大芬地铁站A1出口)
新闻一
当前位置:首页 > 大芬新闻 > 新闻一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日期: 2014-09-29
  • 浏览次数: 767
“清贵”崔如琢:艺术中国梦的知行境界     无疑,崔如琢是当今画坛最为炙手可热的人物之一。他以他杰出的艺术成就、令人仰慕的社会地位及巨大的个人财富,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。尽管在不断的制造新闻或走进新闻中,“赞赏和质疑”一直如影相随,但不可否认,崔如琢以自己的方式和不懈探索,开启了一个现代画家的成功模式,并执意让“清贵之气”成为现代画家的代名词!尽管,在外人看来,他的梦想不无狂傲或甚至不可一世,但或许正是这种自信和与众不同,才能造就出伟大的艺术家和促进辉煌的艺术时代的到来!
    7月1日—8月1日,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“太璞如琢”崔如琢指墨艺术展,让人们再次看到了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艺术家书写的大气象。期间,记者近距离地接触了这位艺术家。感受了他的作品,也感受了他的梦想及诸多真知灼见!
    7月1日,“太璞如琢--崔如琢指墨艺术展”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。这是时隔两年之后,崔如琢携其精品力作第二次精彩亮相国博。近几年,崔如琢的名字不断被提及:2010年开始的“大写神州——崔如琢艺术展”全国17站巡展,崔如琢作品屡破拍卖记录,崔如琢个人美术馆开幕等等,如此高规格和高水准的展览和密集活动,无不反映出崔如琢在当今艺术圈的炙手可热。当然,崔如琢能有如此成就和如此地位并非偶然,在这“热闹”的背后,是他对于艺术、社会、市场独特的认识和理解。
    一、以十年之力写出“指墨”大气象
    7月1日,“太璞如琢——崔如琢指墨艺术展”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。此次展览有四个展厅,共展出180件作品。“这次展览,是崔如琢多年精心创作特别是指墨书画探索的一次系统梳理、总结和展示。”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吕章申介绍说。
    两年前,即2012年6月9日,崔如琢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他的第一个展览“大写神州——崔如琢艺术展”, 仅仅时隔两年,就举办了第二个大型展览,很多人好奇这是为什么?“这是我邀请他的,我说崔先生每两年就在国家博物馆举办一次展览,这实际是给他一个任务,让他在心中惦记着。有了这个目标,他就会不停地去创作。上次有三个展厅,这次有四个展厅都是他的作品,我感觉这很不容易。”在7月15日举行的研讨会上,吕章申表示。
    这并非崔如琢首次展出指墨作品。早在2010年8月11日,在北京画院举行的“大写神州——崔如琢艺术展”中,首展共展出其指墨作品60幅,其中山水46幅,花鸟10幅,书法4幅。“我当时和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聊天,说我想搞全国巡展,他当即邀请我首先在北京画院做展览。我把作品都拿给他看,他建议我把指墨的东西拿出来”,谈到展览的起因,崔如琢记忆犹新。此后两年时间,巡回展陆续走过青岛、上海、杭州、厦门、武汉、南京、济南等十七个城市。
    说起指墨画,崔如琢对它情有独钟。那是五十多年前,“我当时刚十五六岁,非常喜欢潘天寿,他在指墨画上成就特别突出,题材多以鹰、鹫、猫、梅、竹、松、荷、蛙等为主”。在学习的过程中崔如琢也开始接触指墨画,但当时比较“天真”,甚至不知道指墨画要用皮纸来画,在宣纸上戳几下就破了。后来在美国期间也曾正式研习过,“在皮纸上做实验,但不成熟,当时觉得指墨画很难。”
    直到进入新世纪,崔如琢正式把指墨画作为自己的突破口,而这种转变就不得不提他九十年代的“十年封笔”,起源是1989年在台湾历史博物馆举办个展,“当时的展览很轰动,展品被一抢而空,甚至从不买画的王永庆竟也花12万美元买了一张!这次的展览销售总额超过3000万元港币。”虽然展览很成功,但在这个过程中,“每天看自己的画,发现自己喜欢的画就不断重复,很多画家都有这样的问题,重复之后就没有激情了。后来,我在台湾举办记者发布会,宣布封笔十年,因为我觉得我的作品没有生命力,在重复自己。”
    此后十年, 崔如琢开始了自己的艺术游历和探索。期间他积极探索如何在深入传统的基础上,“打出来”形成自己的特色,也逐渐形成了他的“三不重复”理论:“学习历史不重复历史,借鉴别人不重复别人,最重要的是不重复自己”。同时,他为自己选定了努力的方向,“我从十几岁就喜欢潘老的指墨,但学起来深感其难,遂作罢。逮至六十岁后,我才发现,先贤们几乎将中国画所有的路都走遍了,再想出新,已无缝隙。经过苦苦思索,我认定在指墨这个领域尚有路可走,遂以十年之力,在指墨山水、花鸟、书法、人物上做了艰苦的探索,亦不无微绩,但自觉远远不够,敢不勉旃。”崔如琢在其著作《谈艺录》中写道。
    指墨画系列展的举办给崔如琢带来了巨大声誉,“崔先生多年来深入传统书画,在长期的实践中,山水、花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,尤其是近年来指墨领域的探索,引起了整个美术界的广泛关注,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认可,既有指墨百开册页,也有六十米《指墨江山》长卷。继二高、潘天寿之后,崔先生的指墨创作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,具有非常突出的艺术成就。” 中国文联副主席、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曾评价道。
    王明明也曾撰文道,“近年来,崔如琢先生绘画创作的题材更加广泛,尤其大写意花鸟画和山水画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。他十分注重传统的笔墨意趣,强调中国画的意境。他的大写意荷花,有徐渭、石涛的笔意,有李苦禅、潘天寿的精神,但风格上完全有他自己的面貌。他的山水画同样借鉴了古往今来许多大家的东西,却创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,新颖而不失法度。”